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国:踢走孙氏,以汉代吴 > 第八十三章 我爹得了癔症?

  刘翊会对江东的各大家族友好吗?

  面子上,大家肯定都挺好。

  但实际上怎么样,那就不好说了。

  顾陆朱张,虞魏孔谢……还有,等等等等。

  过分依赖这些豪右的后果是什么,刘翊心中相当的清楚。

  东汉的主要经济体表现,是地主田庄经济,豪右占有大量的土地,其规模巨大的田庄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能力,不需要依赖外来供应,在经济上使农民更多的依附于豪强地主。

  而豪右大多是聚族而居。

  他们在战乱中往往纠集宗族、亲戚筑堡自守或者直接参加封建割据角逐,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为各地豪强地主割据势力提供了社会组织和经济根据。

  再加上豪右的顶端,皆为士族,更是通过察举制度,垄断晋升途径,掌控政治风向。

  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加持下,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国中之小国。

  这是北方的大体形势,

  三国时期的南方大族,某种程度上比北方还牛逼。

  那就是江东的世袭领兵制度。

  孙吴世袭领兵制是经过较长时间演变而成的,是东汉末年以宗族为核心的武装最终变成世袭领兵制且固定在江东,是孙权为了巩固孙氏政权,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孙权刚继承孙策的基业,底蕴单薄,便与江东地区的大族共治。

  不可否认,这个办法让孙氏政权得到了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家诸族对于江东政权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制衡。

  特别是大大的牵制了整个扬州的动员力量。

  功臣可以私自招募兵将,且这个兵权还能世袭,长年累月下来,岂能不动摇中枢的力量?

  另外,江东的土地面积广阔,但人口少的可怜,在望族极力与政府争夺人口的情况下,很多人口不会对国家政权产生贡献,只会成为豪门的附属品。

  “唉……”

  贾诩也是凉州士族的一员,他当然明白这些道理。

  刘翊的表现也算在他意料之中。

  听了孙策屠灭周氏,刘翊明显是在高兴。

  很显然孙策对扬州的士族门阀动手,这对刘翊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刘翊除了要对付孙策之外,还需要应对扬州的各大家族。

  贾诩琢磨,刘翊现在是有了割据之心,他应是要在江东要建立属于他自己的政权。

  贾诩是個聪明人,他只是通过细节就大概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所知所想。

  但是刘翊的表现着实也让贾诩有点儿惊骇。

  毕竟他只有十三岁。

  十三岁就有了割据称雄,打压地方士族之心,到了三十,这样的人得是什么样子?

  那荆州刘表活到了五十岁,到了荆州的第一件事不也是向当地的士族妥协,与蔡,蒯等大宗共同治理荆州吗?

  但显然刘翊不想如此,他不需要江东的诸族来啃食属于他的力量。

  想通了这些事情之后,贾诩随即向着刘翊拱手:“少君,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

  刘翊的嘴角微微挑起,说道:“蔡昭姬写给顾雍的书信,给吴郡顾氏送去了吗?”

  贾诩言道:“书信已经送去了,但是顾家现在还没有回信。”

  刘翊微微一笑:“不着急,他们快了!孙策在会稽郡对周家的这一场屠杀,一方面震慑诸家,一方面又会使他们起了反抗意志,他们现在心情极为矛盾,我就不信吴中四姓能挺住。”

  “当然,孙策在极端的屠杀过后,一定会对吴中四姓采取怀柔政策,这一刚一柔,软硬兼施,吴中四姓为了家族根基,最终的选择,只怕还是臣服。”

  “贾公,你若是吴中四姓之人,你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贾诩捋着须子言道:“若老夫是吴中四姓之人,那自然是希望让孙策还有将军您,能够拼个两败俱伤。”

  “当然,孙策没有大义,又是凶暴之徒,在两败俱伤之后,最好还是少君你能够获得胜利。”

  “而吴中四姓在少君惨胜之后,站出来表示支持,助少君在扬州站稳脚跟,如此,以四姓为首的各大家族就可以在拥护少君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实惠,使他们在江东掌握更多的政治利益。”

  “这些家族的实力便可以更上一层。”

  刘翊听了很认可:“作壁上观是吗?这正是他们的心中之所思,问题是他们想让我跟孙策拼杀个两败俱伤,最后出来捡个好处,可我呢,也希望孙策与他们先拼个两败俱伤,然后我再出来捡个好处。”

  “既然大家都希望作那渔人,那这事儿最后又该怎么办呢?”

  贾诩说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究竟是少君能够利用吴中四姓来对付孙策?还是孙策能够威伏吴中四姓使他们臣服,或是吴中四姓能够使少君与孙策两相攻杀,他们坐收渔利?这就要看各方的能耐了。”

  刘翊笑着点了点头:“还是跟贾公在一起,说的通透!”

  “贾公,我若想在扬州一言九鼎,还需你日后多多相助。”

  对于贾诩这个外来户而言,他的利益自然是与刘翊捆绑在一块的,刘翊要对付扬州诸族,贾诩自然要帮。

  “贾某尽力而为。”

  “贾公,在下一步,又该如何,请指点?”

  贾诩几乎是不假思索的道:“立刻派人去往吴郡,会稽郡,表示将军代表的朝廷,一定会全力支持王朗和许贡驱逐孙策,另外还要大张旗鼓的,邀请诸族与将军一同对付孙策。”

  刘翊挑了挑眉:“大张旗鼓?”

  贾诩额首:“必须要大张旗鼓!”

  刘翊恍然的点了点头。

  “将军,还有一件事。”

  刘翊转头看向贾诩:“何事?”

  “关于刘使君的。”

  刘翊知晓贾诩口中的刘使君,乃是刘繇。

  “我父如何?”

  贾诩叹道:“令尊刘使君,非成大事之人,且对少君有多偏见,先前来取兵权之事,足见一般……贾某以公而论,若使令尊继续任扬州牧,恐非少君之福,亦非扬州之幸也。”

  刘翊眯起了眼睛:“你是在撺掇我夺我爹的权?”

  贾诩急忙摆手:“断然不会!天下谁人不知,少君乃是至孝之人,就冲令尊前番前来夺兵权,而少君的表现来看,少君实乃是天下第一孝子,谁人可及?”

  刘翊的脸上露出了满满的笑意:“不错,这话我爱听,我对我爹,最是恭顺了!”

  贾诩嘴角有点抽抽。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以贾某观之,刘使君经过连番战败,心志有些恍惚,似乎是得了癔症,不适合继续担任扬州牧这样的要职了。”

  “此事说什么,也得让陛下知道才是。”

  刘翊诧然道:“我爹,得了癔症?”

  贾诩点头:“我看挺像,得癔症之人,哪还能继续牧守一方啊?”

  “那……如何让陛下知晓我爹的情况呢?毕竟我身为人子,总不能直接上奏,跟陛下说我爹有病吧?陛下岂不对我这个孝子会有想法?”

  贾诩捋着须子,淡淡道:“当初少君在长安,铲除李利之时,又是如何使李利,胡封知晓樊稠回兵之事呢?”

  刘翊闻言顿时恍然。

  小黄门……程大勇!这是他先前早就布置好的内线啊。

  “贾公此言,甚是!我代我爹,谢谢你了!谢谢贾公发现了我爹的顽疾,也好使他能够早日养老,安度晚年啊。”

  贾诩道:“此乃贾某分内之事,能看君父子父慈子孝,和睦共处,也是贾某的一大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