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41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

  第二天,《长安日报》率先登出了昨天座谈会的新闻。

  但是,报道的重点显然有一丝丝的偏差,从“西部电影”,转移到了方言的“寻根文学”。

  而这并不是个例,长安,乃至陕北的媒体,有一个算一个,连篇累牍地宣传“寻根文学思潮”。

  《文化艺术报》、《陕北日报》、《汉中日报》等报纸的文艺版块,长篇大论地探讨起来。

  在如此的推波助澜之下,“寻根文学”一下子引起全省作家、编辑以及读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更何况,提出“寻根文学”的这个人可是方小将!

  大街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排队抢购报纸的场面。

  王天乐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来到位于铜川的陈家山煤矿,轻车熟路地走向一处窑洞。

  此时,陆遥坐在屋里,面前堆放着如山般的资料和笔记,整整几十万字。

  这些全是自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搜罗起来的,甚至把全省、市、县各级的报纸都收罗过来,目的就是为了在《走向大世界》里,把陕北城乡改革时期的社会面貌,统统写出来。

  “哥!哥!”

  “天乐,你不在编辑部里呆着,怎么跑我这儿来?“

  “哥,出事了。”

  王天乐本来是矿上的采矿工人,后来在大哥的帮助下,调到《延安报》当记者。

  陆遥这么做,既是想提携兄弟一把,也是拿他当观察对象,新作里的“孙少平”就以他为原型。

  “大事还是小事?我不是说了嘛,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就不要来打搅我。”

  “哥,这回真是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不会又是你嫂子来信催我回家吧?”

  “不是,这事跟嫂子没关系,跟方言方老师有关!”

  说话间,王天乐从公文包里递上厚厚一叠的报纸,但凡是省内的,基本上都在里头。

  陆遥粗粗地一看,上面都是关于“寻根文学”的定义、观点、见解,以及本报编辑部的评论。

  “作家们写实际问题,写很多牢骚和激动,也应该把目光投向更深的层次,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谜……”

  “岩子真的是‘不语则已,一语惊世’。”

  一目十行,一边浏览报纸,一遍感慨道:“文坛又要闹出大动静啦!”

  “可不是嘛!”

  王天乐说,仅仅《延安报》的编辑部,围绕着“寻根文学”,争论不休,吵翻了天。

  陆遥遗憾道:“只可惜我当时不在现场,不能跟岩子面对面聊聊,坐而论道。”

  “现在也不迟。”王天乐说,“哥,方老师估计还要在长安待一段时间,要不我们现在……”

  “算了,平洼、忠史他们会去的,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时间紧迫,我要把精力放在创作上。”

  陆遥摇了摇头。

  “可是……”

  王天乐心急如焚,趁着这个机会,既可以把大哥劝回西影厂,跟嫂子一家团聚,又可以凭着这层关系,有机会接触到传说中的方小将,以《延安报》记者的身份,做个“寻根文学”的专题采访。

  “岩子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陆遥呢喃着:“我可不能再原地踏步了。”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寻根文学”犹如滚滚的洪水,从陕北满溢而去,向着全国各地蔓延。

  毕竟,与会的编辑和记者不只是陕北的,也有来自《文艺报》、《文学报》等报纸期刊。

  前脚座谈会刚结束,后脚便第一时间用电报或者电话,把消息传达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编辑部。

  一篇篇关于方言以及“寻根文学”的新闻,火速出炉,霸占着报纸的重要版面。

  《文学应深深扎根在故土上、人民间》、《寻找文化之根》、《方言与“寻根文学”》……

  而在湘南,一篇名为《文学的“根”——漫评方言的“寻根文学”》赫然登在《湘南日报》上。

  古桦和韩少恭等湘军坐在一起,围读着这篇文章。“少恭这篇评论,可以说尽得岩子的真意。”

  “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韩少恭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在这里发扬湘楚文学的时候,岩子已经提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把文坛这些年冒出的‘湘楚文学’、‘岭南文学’统统纳入‘寻根文学’的版图里。”

  古桦说:“是啊,也亏岩子想得出来,‘寻根文学’,文学的根,这个名取得好。”

  在场的所有人不无交口称赞,都能敏锐地感觉到寻根文学有着一片前所未有的蓝海。

  “本来打算把《爸爸爸》作为‘湘楚文化’的作品发表,现在看来要改一改了。”

  韩少恭道:“我准备拿来支持‘寻根文学思潮’。”

  古桦说:“不如这样,干脆就寄去《人民文学》发表,岩子现在就是《人民文学》的编辑。”

  “就这么办!”

  韩少恭满口答应下来,“不管是谁在弘扬华夏民族地域文化,我都要来帮帮场子。”

  “不只是你,我们也一样!”

  古桦作为文学湘军的领军人,代表湘军,第一时间地响应了方小将“寻根文学”的号召。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不单单是湘军和陕军,粤军、晋军、川军、奉系等各地新军,纷纷打出“寻根文学”的旗号。

  倒是在华东地区,不像其他地方一样,一呼百应。

  相比于沪市,“寻根文学”在江浙和江南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杭城,富春江之滨。

  李杭育看着有关于“寻根文学”的文艺理论点评,两眼不停地冒光。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我原本以为我写的‘葛川江’系列是钱江文化,吴越文学,没想到其实是一种文学寻根啊。”

  “方老师不愧是方老师,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回想起自己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回顾着文里的钱塘江一带的“弄潮儿”质朴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整个人瞬间开悟,身心立刻陷入一种极度的轻松和喜悦。

  耳畔边,仿佛能听到大江大潮的浪涛声。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就在文坛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始作俑者”的方言正在与美同行,畅游秦王宫。

  巍峨的城楼、磅礴的宫殿、高耸的城墙,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庄严霸气。

  虽然相比于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面积不够大,景点不够多,建筑也略显粗糙,但在80年代初能有这等规模的影视基地,还要啥自行车!要啥自行车!

  方言和龚樰、朱菻等人走在狭窄幽长的复道上,也就是秦国大臣平时进出宫殿的通道。

  “这得多少钱呐?”

  龚樰踩在黑色地砖上,忍不住惊叹。

  “《大秦》也许会是全国电影厂里目前投资规模最大、演员阵容最空前的一部电影。”

  方言笑着看向朱菻,恭喜她即将在电影里扮演“嬴荧玉”,就跟《商鞅》话剧里一样。

  “这还要谢谢方老师。”

  朱菻至今还记得,当初要不是方老师亲自点将,兴许自己还在卫生所当检药员呢。

  其实治病救人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影坛对于她来说,更加心驰神往。

  “不用这么客气。”

  方言摆了摆手,就听到背后传来“方老师”的喊叫声,于是回头一看。

  只见钟惦斐领着自家的儿子,主动地打起了招呼。

  “方老师,您好,我是《世界图书》的编辑,钟阿城!”

  “你好你好。”

  方言眼前瞬间一亮,想不到此行还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