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42章 大文豪的标配

  “方老师,我写了篇。”

  钟阿城娓娓道出,内容大概就是王一生本来是象棋棋院的专业棋手,每天都吃饱饭,一脸油光,渐渐地对下棋失去了热情,但下乡插队之后,经历了饥饿、劳作等境遇,终于捡起了对象棋的热爱。

  方言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嘿呦,这不就是《棋王》嘛!

  “那天的座谈会上,听了您讲的‘寻根文学’,我总觉得这篇《棋王》像是寻根,但又觉得不像。”钟阿城语气诚恳道,“我拿捏不住,不知道您觉得……”

  方言问道:“你觉得不像寻根,是不是因为里面没有民族地域文化的具体描绘?”

  钟阿城连连点头,《棋王》里恐怕除了象棋,再也没有一丝半点跟华夏传统文化沾边的东西。

  “寻根文学的范畴没有那么狭隘,只要是属于中华文明的瑰宝。”

  方言笑了笑,“就像我的《一代宗师黄飞鸿》里,武术和舞狮都是华夏文化的符号之一。”

  说着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钟阿城,“所以你的《棋王》为何不能算是寻根呢?”

  这一番,犹如黄钟大吕,让他整个人瞬间豁然开朗。

  “方老师,我明白了!”

  “但凡是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管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都是华夏文学的根!”

  “这个范围还可以再扩大些,比如地域方言。”

  方言说:“我在前不久收了篇写空中小姐和海军复员战士的爱情,本来是一篇平平无奇的爱情,但因为在行文叙事上有股子‘京片子味’,这种‘京味’也算是寻根文学。”

  钟阿城不免惊叹,“那这个范围可真大,简直是包罗万象。”

  “对,就是包罗万象。”

  方言道,“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内有文学寻根,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寻根之旅,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像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本身也是在寄托于印第安怪诞神秘的古文明。”

  钟阿城在听到“寻根文学”还跟世界文学接轨,心里越发激动:

  “方老师,那您能帮我看看这篇《棋王》?”

  “稿子有带在身上吗?”

  “带了,带了,就在我包里!”

  “卷面很整洁,没有太多修改的痕迹,看样子你写的时候很顺。”

  方言接过一看,篇幅并不长。

  钟阿城诚恳地说自己了三个晚上写出的《棋王》,几乎一气呵成,一字不易。

  “不错不错,不过你怎么会想到写这稿子呢?”

  方言问起了写作动机。

  钟阿城更是直言不讳,“主要是为了稿费,家里有妻儿要养,我自己又是个老烟枪,不抽烟可不行,所以这工资负担不起,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才想到写……”

  说着,说着,就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方老师,我是不是太俗了?”

  “俗怎么了,俗点好啊,俗了才能接地气,才能更接近老百姓。”

  方言乐道:“我也是个俗人,当初投身文学,也完全是想挣个编制,早日返城而已。”

  钟阿城听到这话,压着自己的心理包袱随之消失,露出释然的笑容。

  “行了,这篇稿子我就收下了。”

  方言道:“至于能不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我不能马上做出答复,但我能向你保证的是,《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作品,一定能刊登在文学杂志上,这个你完全可以不用担心。”

  “谢谢方老师!”

  钟阿城不住道谢,处女作就上《人民文学》,这种一步登天的白日梦他可不敢做。

  方言把稿子收进公文包,嘴上哼着小曲,脚步轻快地回归到龚樰、石铁生他们之中。

  石铁生问:“瞧你这模样,又撞上什么好事了吧?”

  “得了篇好稿子。”方言眉飞色舞,“当然,不及咱们构思出的那篇《触不可及》。”

  “岩子,我觉得你高兴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石铁生调侃道:“别忘了你讲过,约了贾平洼、陈忠史他们在清平湾见面。”

  …………

  延川,清平湾。

  石铁生下乡插队的地方,就是这么个陕北普通的小山村。

  路途遥远,方言让龚樰留心地照顾石岚,自己则替石铁生推着轮椅,来到此地。

  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碗口粗的就更没有了。

  “只有打新窖或是做棺木的时候,才放倒一两棵。”“要是谁能做上一口薄柏木板的棺材,大伙儿就都佩服,方圆几十里内都会传开……”

  来到村里,石铁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兴奋地介绍起来。

  即便这里不是自己插队的地方,方言依旧能感受到一股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视线中,进山寻野菜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回村,大的拉着小的,小的扯着更小的,每人的臂弯里都挎着个小篮儿,装着苦菜、苋菜、小蒜等等,甚至还有捡牛粪的。

  一个个跟在牛群后面,叽叽喳喳地吵着。

  石铁生突然在人群中,找到了个熟悉的面孔,喊了起来,“留小儿!”

  留小儿一愣,上下打量着叫他小名的男人,感觉在哪见过可又想不起来。

  石铁生自报家门,“我呀,队里养牛的那个‘铁生哥’!”

  “铁生哥?!”

  一经提醒,留小儿终于记起了石铁生,惊喜交加。

  相互寒暄了会儿,石铁生糊里巴涂地问:“清平河水还流吗?”

  “流哩嘛!”留小儿“咯咯”地笑。

  “我那头红犍牛还活着吗?”

  “在哩!老下了。”

  石铁生完全无法想象那头浑身是劲儿的红犍牛老了会是什么样。

  “你爷爷还爱唱吗?”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唱啊。”

  “《揽工调》呢?”

  “什么都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咦?!谁说?”

  众人一边走,一边静静地看着石铁生和留小儿等孩子聊起村里的事,有说有笑。

  石岚左顾右看,“这里就是哥哥笔下的清平湾啊。”

  “这里也是你哥哥文学的根。”

  方言说完这句,便询问起留小儿有没有见到贾平洼等人的踪影。

  留小儿回答说:“村里今天是来了好几个生人,就在大队那边!我带你们去!”

  一路来到大队所在,就见贾平洼、陈忠史他们站在门口,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岩子,你们可算是来了!”

  “是啊,我和平洼都想着要不要到村头接你们去。”

  “……”

  看着一个个急不可耐的样子,方言心里清楚,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探讨“寻根文学”。

  毕竟,国内的文坛虽然“百齐放”,但绽放得最艳的已经不再是严肃文学和纯文学。

  特别是纯文学,从伤痕文学,再到反思文学,兴起至今,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步入瓶颈时期。

  至于乡土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种种文学流派已经发展成熟,很难出现全新的突破,不像一副勃勃生机的通俗文学一样,能再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各种题材已经写烂,继续创作只能是拾人牙慧。

  于是乎,一部分人才会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比如“魔幻现实主义”。

  这也是为什么方小将的“寻根文学”一经报道,立刻就让全国无数作家惊爆眼球,追捧不止。

  自己犹如华夏文学的指路明灯,再一次地给华夏作家们指出了条通向崭新天地的康庄大道。

  而但凡是“大文豪”或者“文学家”,无一例外,要么引领了文学思潮,比如白话文运动,要么就是某个文学类型或文学集团的标志性人物,还有就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开山鼻祖。

  显然,方小将已经摸到了“大文豪”的边角。